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看过《穿越时空的爱恋》吗? 这部由徐峥和张庭主演,拍摄于2003年的电视剧,可以说是穿越剧的鼻祖之一,在当年红遍了大江南北。 多年以后,当年的男主角徐峥依然是国内一线男演员,票房收割机。 不仅演戏还当了导演,今年本来要放到春节档的电影《囧妈》,卖给字节跳动直接回血五个亿,在疫情期间安全上岸,同行们一边痛骂一边羡慕。 而当年跟他一起搭戏的张庭,却似乎籍籍无名,在演艺圈中已经沉寂多年。 但这绝不是明星过气泯然众人的悲剧故事,张庭发的财,可比徐峥要大上几个数量级。
作为一个已经息影多年的中年女明星,张庭的直播战绩不仅没有翻车,而且斩获颇丰——直播五小时,卖货2.56亿。这个数字,绝对算是主播中顶流中的顶流了。 张庭的直播能获得这个成绩,并不是因为她是明星,而是因为她有另一桩生意。
请注意,这个名头的前面,没有「演艺圈」,而是实打实的「中国第一微商」。 毕竟百亿票房也就图一乐,真赚钱还得看微商啊。
01 在张庭的微商之路上,有一个男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她的老公林瑞阳。 如果说张庭是童年回忆,那林瑞阳就是时代的眼泪了。 他曾是九十年代末琼瑶剧的主演。 在《一帘幽梦》等片中饰演过主角,表情包名场面「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腿,而她失去的可是她的爱情啊」当中林瑞阳饰演的角色就是那个比腿还重要的爱情本情。 当年的林瑞阳,曾经有台湾第一小生的名头,年轻时候颜值还是有的打的。 1998年,当时正当红的林瑞阳被拍到和张庭同游北京,演出了一部当时很轰动的风月官司。之所以很轰动,主要是当时林瑞阳已经结婚了。 被发现的两人立刻各自做出澄清,表示两人绝不会结婚如何如何。然后2002年,与原配离婚的林瑞阳就和张庭在台北订婚了。 不过两人的八卦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林瑞阳经过几年的演艺圈摸爬滚打之后悟出了一个道理——他认为自己这个职业跟出租车司机是一样的,一天不出车就一天没饭吃,挣得是个辛苦钱所以还是得做真正的生意,得下海。 此后,两人双双来到大陆发展,才有了后来的《穿越时空的爱恋》和《绝色双娇》。 一开始,林瑞阳做的是地产。2009年,在参加一档财经节目时,林瑞阳说,自己做生意还要等五年才能开窍。他的预言非常之精准,因为五年之后,他就脱离地产圈,找到了人生真正的金矿。 这座金矿叫「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 如果这个名字不太熟的话,那它的产品TST,你有可能听说过。全称为「Tin's secret」(庭秘密),是一款美容产品的品牌,品牌名字里的庭,是张庭的庭。 这座金矿的含金量也不容小觑。2018年,上海青浦区的纳税企业排行榜,第四名是韵达货运,第三名是申通快递,而力压两大物流巨头的,就是这家「达尔威」。
「中国第一微商」名副其实。
因为走的是微商的模式,也制定了复杂的分成等级,应该说从分成比例上来讲算是行业里比较良心的,毕竟这年头拉人入伙也不容易。 02 如果说TST有什么其他微商品牌没有的财富密码,那就是张庭的这张脸了。 和林瑞阳那张已经崩成「慈祥奶奶」的脸相比,张庭无论是身材还是容貌都保养的非常好。 更可怕的是人家已经年过50,颜值还这么能打,确实很有说服力。 为了爱情,张庭也是豁出了一张脸,为老公的活酵母站台。 加上夫妻二人都是资历老、人脉广的演艺圈人士,两人的事业得到了一众明星的支持。 徐峥,小陶虹、曹格等人都是TST的股东,真正实现了雨露均沾。排面远大于请一两个明星站台的微商。 后来当有人质疑tst好用不好用的时候,工作人员就会拿出范冰冰的微博截图——范冰冰的脸值一个亿,她都敢用,你问好不好用,您配吗? 这些明星为什么愿意屈尊为微商产品站台? 我在流量艺人代言奢侈品那一期里讲过一个概念,叫做「偶像超发」。 简单来说,就是艺人太多了,市场不够用了,大众注意力就那么一点,年年有新爱豆推出,旧人还没发挥完预热,就滚滚长江东逝水了。 同样不够用的还有品牌。市场里,有预算请明星代言的品牌本就有限,而大部分的代言都被流量明星和一线当红瓜分。 顶流艺人,身上背十几个代言,都是很正常的。而剩下的二线艺人,很可能什么代言也接不到。国内艺人在代言上,本就有严重的马太效应。 另一边,品牌也越来越偏好有粉丝号召力的艺人了。 在这个一片红海的消费品市场里,关于渠道、货架的争夺早就稳定了。品牌们如今签代言,不只是塑造品牌形象,更是通过签代言去争夺粉丝的购买力。 只有脸熟,没有粉丝号召力的艺人,无法为品牌带来增量。 上到LV,Burberry这样的顶级大牌,下到清扬这样的大众消费品,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吴亦凡代言。 再到奥妙汰渍这样的妈妈品牌都放弃了大叔大妈们喜闻乐见的海清郭冬临,转而请赵丽颖代言。 如今的资本是越来越实际了。 所以类似张庭这样的童年回忆型明星,只有知名度却没有粉丝基础,在稍有规模的品牌眼里,根本得不到青睐,不如签个半红不火的小偶像,至少能冲一波销量。 艺人可以过气,但不能不过日子啊。看了看,市场上愿意请明星代言,又出得起钱的,好像也只有微商了。 好吧,只要能把剩下的知名度变现就行,也别管吃相好不好看了。 再回过头看看,TST这几位明星老板们,说起来好像都还挺有名,但除了「山争哥哥」以外,哪位如今有一群愿意为TA充值信仰的粉丝呢? 过气明星需要微商,另一方面,微商也需要明星。 在我看来,明星在微商那里,发挥的是一种「金锄头」效应。 什么是「金锄头」效应?如果你说皇帝富有四海,疆域幅员万里,百姓们是想象不出来的。但一说皇上种地都用金锄头, 百姓们一下子就明白了。 普通百姓并不想青史留名开疆扩土,甚至都不理解那是什么概念,但是大家的确想拥有一个金锄头。 而任何财富神话,都需要一个介质, 才方便追随者们去想象,也方便激励他们。 先来看看TST是怎么做的。 2017年,TST包下皇家加勒比号游轮,数千名家人们接受「活酵母教父」林瑞阳的检阅。 这种排面,让那些只能去4S店花二百块钱租车十分钟,用来拍照在朋友圈里喜提玛莎拉蒂的微商同行们自愧弗如。 在微商的世界中,排面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是企业和品牌宣传,微商对美股港股上市,专利认证这些东西并不感兴趣。 因为微商的受众们看不懂这些,微商的母公司也没有本事弄来这些。(不过最近有些微商在推崇柬埔寨上市公司……如果巴布亚新几内亚有股市的话,恐怕国内微商也会扎堆去上市) 所以微商的造富神话里,一定要给追随者们一些具象化的标志,比如喜提玛莎拉蒂、住豪华酒店、包大游轮,这些他们一眼就能看懂的财富标志,才对他们更有说服力。 明星的光环,在微商这里,和玛莎拉蒂豪华酒店一样,都是便于他们理解的财富象征。 对微商来说,有了明星的加持,就能补足品牌的缺陷。 在微商各种百亿收入喜提高铁的财富故事背后,往往是一些连备案都没有的三无产品。 比如TST,销售的产品中,大多没有得到有关部门正式许可。 这些产品想要在微商的朋友圈里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只能依靠大众眼里值得信任的人——明星。 依靠人们对明星的盲信,来赢得根本就不应该有的品牌溢价。所以明星在微商生态中尤其重要,完全脱离了代言人的范畴,多多益善,而且要多出来站台。 同时微商也乐于找过气明星,不需要你有多大粉丝号召力,微商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销售网络,根本看不上饭圈那点粉丝。 比如最近非常火的《乘风破浪的姐姐》里的梵蜜琳。靠着赞助节目,相当于一下子得到了30个姐姐来为品牌站台。直接就从微商品牌摇身一变,成了贵妇大牌。 如果你仔细看节目,就会发现,虽然口号说着「姐姐都用梵蜜琳」,但节目中的明星几乎都不用这个产品,黄圣依只是非常嫌弃的用它来抹抹手而已。 只要有点理智都会明白,范冰冰会和你一样用个千八百的三无产品抹脸吗? 但是明星代言的伎俩依旧屡试不爽。 一边名人站台,一边明星持股,动不动就给你整点小惊喜。 2018年,张庭生日时,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一栋价值17亿的大楼,引得TST的全国代理商们在朋友圈里集体高潮。这次出手之阔绰,绝对没几个微商能做到。 相比之下,给手下的代理商发十个月的年终奖,只能算是和风细雨的小场面。 这样的微商不红,还有天理吗? 03 明星加持外加微商的病毒级传播,TST的事业发展非常快。 各大区的销售额都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而且TST也很快正规化,成为了少数有线下实体店的微商。 有媒体爆料称,TST的一款面膜售价为298元,而美妆代购拿货价仅为14元,这个利润率,足以让毒品以外的所有行业汗颜了。
张庭自己说,有外人来到他们家,一般第一次会迷路,毕竟房子太大了。
就像品牌何尝不想做成高大上的百年大牌行销全球,一边赚得盆满钵满一边还有人夸你产品精致、审美高端,还有文化内涵。 但那条路毕竟太难了,而赚快钱的捷径在旁边挥着手,它告诉艺人,要在自己还有流量的时候,尽量用流量变现,没有流量了就出卖影响力,不要怕low,反正你的目标就是赚一笔就跑。 它也引导着某些品牌放弃做品质和长期规划,而是做广告玩概念,圈一波快钱就离场,大不了换个品牌名注册个新公司重新来过。 在资本的逻辑下,高端市场人又少,又挑剔,好好做产品又费劲。不如大家合作一下,一起去下沉市场割韭菜,岂不美哉? 世界在下沉,微商在狂欢。 所以那些微商品牌才会愿意请明星站台。而那些过气明星、中年艺人也得到了发挥余热,变现名气的机会。甚至像张庭一样,亲自下场创办微商品牌。 两全其美,各取所需,在这场微商主导的资本游戏里似乎品牌赚到了名,艺人也得到了利,而真正损失的只有消费者。 尤其是看着《穿越时空的爱恋》之类的偶像剧长大起来的女孩。 她们的童年崩坏成了一个微商故事,顺便还被割了一波韭菜。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
本文网址:https://www.cncompany.cn/wsnews/79672.html |